亿德体育领导不会管你的专业、爱好、特长,反正哪里缺人,你就上吧。本人本科软件工程,硕士数据挖掘。一开始入行被分配到测试,好几个985的研究生几天就自己走了。
关系户多,如果没什么关系的话,比较容易到上升瓶颈。同时,很多关系户几乎不太做事,但是工作量在那边,所以没关系的事情会多一些。
技术体系陈旧,还有公司自己封闭的轮子,技术成长机会很小,未来往技术方向走的路线会很难。但是同业间还是有很多跳槽机会的,比如宇宙行去其他行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去一些积极进取的银行很难,比如我离开工行那年,尝试招行,招行HR表示不要国有四大行的人,只要互联网公司的人。第一次被歧视。。。
超级稳定!工作稳定,收入也很稳定(不太涨薪,职级容易上瓶颈上面说过。反正我从离开到现在,翻了太多。。。)
如果你对技术有追求,建议就不要去银行了。因为技术体系的陈旧,你比较容易有很多抱怨,很难得到新技术的学习与锻炼机会(如果你希望工作时间来提升的话会很难,我很多是业余自学和锻炼的,所以后来跳槽去互联网方向也有不少底气,不然也会很难跳)。
如果你追求稳定,同时也有关系,或者心态不会因为被你身边的关系户弄得糟糕,那么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工作强度不会很大,同时也不太需要担心失业风险,工作、生活分的比较开,不会像私企和互联网公司那样,下班了还一直有人找。总体生活状态是比较舒适的(但不代表那些很忙的就不舒适,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爱好和追求,比如我喜欢技术,那下班了让我研究我也觉得挺快乐的)。
这句话就是胡扯,对于任何行业都是能靠近利润中心或者权利中心就一定靠近,能远离成本中心以及辅助工种(所谓三产)就一定远离,银行IT属于彻头彻尾的身为辅助工种的成本中心
进银行做IT就两种可能,一是去分行或者总行机关(非研发中心)信息部门做机关行政工作,二是去研发中心做技术工作,第一条路代表着你彻底放弃了代码工作,也就不再是程序员,同时信息部门出身将会在未来极大限制你的内部升迁,信息部门在银行的地位类似于老干部局及地方志编纂部门在政府机关的地位,是出不来大领导的,猴子爬杆式的升职最上边的猴子爬不上去下面的也别想动,同时你也不可能通过校招直接进机关,信息科技管培生一样要在基层轮岗,半年-三年的支行基层轮岗风险极大,先不谈50%以上的机关竞聘淘汰率,如果当初搞这个计划的领导左迁或高升了,这一批人彻底被人事部门遗忘,作为一线营销人员呆一辈子支行基层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你能确定自己轮岗后能进分行/总行机关(比如你是招行之类股份制省分以上管培,或者部分不喜欢暴殄天物的国有行),那第二条路甚至都远不如第一条,现在各大行研发中心往往打着“总行直属机构”的名号招聘亿德体育,但事实上这种研发中心在机构设置上和分行和其他业务直属机构(内审、证券子公司等)完全不同,管理扁平职位少,领导往往来自外聘或者其他部门空降(流放),内部升迁难度较业务部门高很多,可以说是前途渺茫
而升迁难只是研发中心最微不足道的缺点,就我的了解大部分选择银行IT的程序员都是为了追求稳定,然而研发中心真的稳定吗?远离权利中心又不产生利润,且和日常经营关联低、易替代的特点就决定了研发中心是银行中最不稳定的部门,改制子公司、彻底剥离独立都不是没有可能,银行高层过去、现在都没有从研发中心出来的大领导,可以说研发中心的命运从来就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过,一旦银行业利润出现问题,又能指望着谁去力保这个部门的利益不被牺牲呢?
部分人可能认为我在危言耸听,但我以我家在石油系统三代人的经验告诉你们,行业危机到来的时候,率先奖金归零工资七成的就是做劳保工服的三产企业,而研发中心在银行的作用和石油三产是类似的,全部外包出去也不会对业务开展产生实质性影响,石油系统做工服的当年还是“XX局直属企业”呢,论行政级别不亚于生产研究单位,而“XX采油厂电视台”已经从科级单位变成股级单位了,@世袭人民上议员诸多回答里提到的东亚文官体系就是我国各类央企国企的现实,在这个体系里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就两种人,要么进机关单位当文官,要么进利润中心为全系统的人当 bread winner,一定要记住,央企里工匠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搞减员增效从不会裁撤作为权力中心的机关和作为利润中心的业务部门,一般都是先拿最可有可无,在机关连话事人都没有的那一批工匠动刀,银行研发中心程序员就是这样一个群体
个人认为,银行IT只适合两种人,第一类是十分厌恶编程的信息技术类学生亿德体育,编程如上坟,最大的追求就是永远不要编程,同时资历又不够苏粤选调、人才引进和其他优质选择的标准,可以走第一条路,能利用专业优势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工作后也可以谋求内部调动转型;第二类是由于诸多硬伤实在拿不到其他的好offer,这类人可以去研发中心,银行IT虽然在前途上不如大厂员工,稳定上不如业务部门行员,但也比诸多小公司强的多,同时也保有了未来冲大厂的可能
实际上计算机类专业作为当今的万金油工科专业,如果不想996跳槽、追求稳定内部发展也有很多去处,比如真正的金融业和公共事业事实上都能提供比大厂程序员低不了多少的综合收入,且在前景上不一定比大厂程序员差
如果不想丢掉编程技能,做量化算法、风控模型的都是在在业务一线的金融程序员,既有稳定又有前途;如果无所谓编不编程,各地的选调、人才引进都是优先选调信息技术人才,试问去苏州工业园优化营商环境,和企业家谈笑风生难道不比在银行最没地位的部门写没人看的报告、码远离业务的代码香吗?更何况前者在薪资待遇上甚至比后者还高,随着“新基建”“中国制造2025”“带货扶贫”等概念的炒作,过去和信息产业毫不相干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租赁都在近几年大规模扩招计算机及信息类学生,我在校招的时候这类套利机会比比皆是,甚至在某行研发中心面试时碰到的计算机大佬比待遇更好、地位更高的政策行还多,未来几年这类机会只会越来越多
写这个的原因也不是去劝退银行IT,事实上农行成都研发中心不知道比成都一众996小微企业强上多少倍,但对于真正的人才,还是希望大家一不要浪费自己的技术,二不要浪费自己的学历背景,否则到时一边看着自己大厂同学的薪资流口水,一边看着自己考选调进体制的同学的前途福利酸倒牙,而自己想两头兼顾结果什么都没有,空耗几年青春还得从头再来就没意思了
银行科技岗有两类,一种是银行的信息科技岗,这种岗位一般在省分行,大多数都不咋敲代码,工资跟普通银行员工一样,比较低,比如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信息科技岗;另一种是敲代码的,即研发岗位,例如工商银行软件中心,中国银行软件中心等,建行是自己的子公司建信金科。招行也是自己的子公司,招银网络科技。这种银行研发岗位要求要高一些,待遇也更高。当然,子公司就不谈了。中农工建交邮,招行,宁波银行,浦发,上海银行,浙江农商行等大行都有此类研发岗位。
作为计算机科班出身的我,有几个互联网大厂40w+的Offer,和一篇CCF A类顶会,但是在最后,选择了银行科技岗。
其实无论是互联网IT,还是银行IT,还是其他的,只要适合你自己,都是好的选择。对于我来说,我在硕士期间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我很清楚自己不适合互联网那种模式。于是我在寻觅其他的路,读博,压力太大,我会更焦虑,最近不会考虑;军工所,钱少活多;公务员,老师?自己不喜欢。我还是希望能够从事IT行业,并且能够比互联网稳定。于是我的目光投向了银行科技岗。
首先,我对金融科技还是比较感兴趣,其次,银行相比于互联网企业稳定性也不错。银行也分股份制银行和国有银行。像招行,浦发亿德体育,宁波银行等等都属于股份制银行,一般稳定性不如国有银行。中农工建交等都是比较有名的国有大行。从平台和金融科技发展来看,首选四大行和招商银行。招行据说IT技术是银行里最好的,不过它的主要软件研发力量是子公司,招银网络科技,在深圳,杭州,成都三个地点。我也拿到了招银的SP,不过听说早上8:30上班,晚上加班到9,10点才下班,。比互联网还累。。 所以我最后没去。最终,我加入了某行科技岗。
我可以说我很适应现在的工作。对于我来说优点:工作体面,世界500强,银行员工;工作时间基本固定,让你养成良好作息;工作基本稳定,中年危机可能性较小;工资肯定比不上互联网大厂,但是待遇也尚可;离家比较近。
当然也有缺点:银行的技术一般,银行首要任务是系统安全稳定,技术应用更加保守谨慎,对于有技术追求的人来说,不太适合,并且银行对研发的投入不大,基础软件大多采购,技术积累不深入;工资不如大厂,增长一般,涨薪慢,想挣大钱的人不要来了;大部分人都有天花板;有些项目也是加班的,甚至不比互联网少;内部管理十分落后,僵化,老旧,对于不喜欢受约束的人来说,不太友好;
如果你身体好,技术好,对技术有追求,想挣大钱,我不建议你来银行科技岗,BAT字节等大厂欢迎您,年薪百万5年内不是梦;如果你家庭条件不错,身体素质一般,想追求稳定,或者对金融科技感兴趣,可以来。
招商银行信息科技岗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浦发银行信息科技岗(即将转为科技子公司)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软件开发中心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 中国交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
招银网络科技(招行子公司) 浦发银行科技子公司 银联商务(银联子公司) 建信金科 (建行子公司) 农银金科(农行子公司) 工银金科(工行子公司) 中银金科 (中行子公司) 浙商银行子公司易企银
摩根士丹利(上海)渣打银行金融市场软件开发部 花旗软件技术服务公司(花旗子公司)
中国银联开发岗 政策性银行(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不太清楚据说待遇不错 其他股份制银行(例如中信 光大)的软开中心数据中心等 所有银行的总行省分行市分行的信息科技岗,科技菁英岗,金融科技岗之类。
刚去的半年是试用期,工资打八折,赶上一个很忙的项目,每天必加班到12点以后,一个月休息两天时间。没有一分钱加班补助,打车回家倒是可以报销,需要每张发票注明几月几日几点打的车。
哦,银行有审计,你打车的金额如果比审计多哪怕1块钱,对不起,发票无效。(比方说网约车、计程车变了个路线或者堵车)
承诺的年薪,全年下来少了15%,尤其是年终奖,直接就少了承诺的1/3。领导承诺年后会补发,然后拖到了夏天补发,而且只会补发非常少的一点,我感觉本意就是为了望梅止渴,把因为没拿到被承诺工资的员工们稳住。
知乎上直接搜我们公司的名字,搜出来全是好消息,因为之前骂的人太多,他们花了钱清理了负面评价,然后发了很多细思极恐的评价,比如他跟你讲我们福利有多好多好多好,但是他不会具体的透露任何一个数字。(因为这是公司内部控评的人发的,按照公司章程是不能够泄露工资的,哪怕你签劳动合同的时候他也不会写工资)
最大的问题是银行岗不会培养你单一的技术栈,会把你当全栈工程师(这是好听的说法,他们根本就不会培养你,只是把活丢给你),我工作至今,前端、后端、大数据、算法、产品经理都做过。在短短的X年时间内做过那么多东西,我现在的简历走社招非常困难,只能自己在痛苦中不断的做准备。
银行业是非常保守的,国企也是如此,也就是说有很多时候将谈论到一件正常的事情,普通人的思维往往是怎么去解决这件事,但银行的首要思维是谁担这个责任。
我们也有一些外包公司的成员,因为他们担不起这个责任,所以还是校招和初来乍到的社招要背锅。
哦,前文提到了很关键的收入问题,我少了15%,年终奖只是其中一部分亿德体育,还有一小部分是怎么少掉的呢?就是代码出了bug。
对,没错,我们这边开发人员上线有bug是要扣钱的。而且一扣就是几十万,所以一线测试的开发人员付不起,这个钱往往要全公司的人一起来承担,我的钱就这样被扣走了(绩效工资直接减少,我们的基本工资非常少),虽然我全年没有任何的过失,但是还是会被扣走这个钱,而且不会公示是谁犯了什么错,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数。
为什么这个行业还混得起走呢?是因为很多老员工他们的工资是我们的一倍有余,我们到了同样的年限,只有他们一半不到的工资。因为他们曾经有编制,所以他们的待遇是不同的。坦白说我也没有什么志气,如果我能拿到他们这个薪资水平亿德体育,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我已经把各种能大致辨别出来我们是哪家公司的信息给全部屏蔽掉了,相信这样不会在清明节后被公司领导约谈了。
虽然跑路了,但是还是不要无故树敌,你们猜对了我也我不会承认的,猜错了我也不否认,猜去吧。
对业务的理解能力大于对技术的要求,也就是说长期下来你积累的硬实力其实是业务能力。
这就与程序员技术存在差别了,因为程序员相关的技术,如果新技术涌现得快,很容易被学习能力强的新人顶掉。但你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却很难被新人替代。
也就是说,在金融行业,表面上你是个程序员,实际上你掌握了更多的金融业务,这方面的能力相对比较难以被年轻人取代,那么你的中年危机就没有那么大。工作也就相对更稳定。
当然,另外一方面,收入往往就不会像互联网公司那么高了。算是追求稳定的一种选择吧。